DB35/T1220-2011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測定內容是什么?百檢網(wǎng)檢測范圍廣泛,可根據(jù)客戶需求選擇合適的檢測標準及項目安排檢測,全國近千家合作實驗室,CMA/CNAS資質齊全,可就近安排寄樣檢測。今天百檢網(wǎng)就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DB35/T1220-2011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測定標準內容。
1 范圍
本標準規(guī)定了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測定過程的致病性測定、結果計算、測定材料滅活處理的方法。
本標準適用于大豆疫霉菌致病性的測定。
2 術語與定義
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。
2.1 人工接種 Artifical inoculation
用人工培養(yǎng)的病原物,在人工控制的條件下,接種大豆植株誘發(fā)病害,根據(jù)大豆植株的發(fā)病程度判斷病原菌的致病性強弱。
2.2 接種體 Inoculant
用于人工接種致病性鑒定用的大豆疫霉菌(Phytophthora sojae)卵孢子懸浮液。
2.3 下胚軸傷口接種 Hypocotyls inoculation technique
供試品種生長至2葉~3葉真葉時,用帶7號針頭的接種用注射器(2mL),以針尖在大豆苗子葉下莖0.5cm處向下劃1cm長的傷口,將接種體0.5mL噴于傷口處。
2.4 對照品種 Contrast cultivar
在致病性測定時選定的感病品種 Williams和當?shù)刂髟云贩N。
3 致病性測定方法
3.1 育苗
用于致病性測定的供試大豆品種(品系)和對照品種分別播于以新蛭石為基質的大小適宜的容器中,株距(1~2)×(1~2)cm,育苗期溫度控制在20℃~30℃。每處理應不少于15株,設置3個重復。
3.2 接種體制備
將供試菌株的菌絲塊移至胡蘿卜培養(yǎng)基(參見附錄A)上,25℃~28℃恒溫下黑暗培養(yǎng)8d~10d,刮取培養(yǎng)基表面的培養(yǎng)物,用組織搗碎杋配以適量無菌水將培養(yǎng)物搗碎成勻漿。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培養(yǎng)物勻漿中大豆疫霉菌卵孢子的數(shù)量,用血球計數(shù)板將孢子懸浮液的終濃度調配至每毫升約含2×10的4次方個孢子。接種體應在使用當天制備。
3.3 接種時間
測定的大豆苗長至2葉~3葉真葉期。
3.4 接種方法
采用下胚軸接種方法。
3.5 接種后管理
接種后的大豆苗在20℃~25℃、相對濕度90%以上保濕48h,轉入20℃~30℃的溫室培養(yǎng),保持土壤含水量70%~80%。
3.6 調查部位
大豆苗下胚軸。
3.7 調查時間
接種4d后,當感病對照品種的株發(fā)病率75%以上、發(fā)病程度達到7級(參見附錄B)以上方可進行病情調査。每隔1d調査一次病情,至少連續(xù)調査5次。
3.8 病情調查與記載
按調査標準(參見附錄B)逐株調査,記載病級。
4 病情指數(shù)計算
將供試大豆品種的病情指數(shù)按計算公式(1)計算。
病情指數(shù)=∑病級株數(shù)×相應病級代表值×100/(調查總株數(shù)×*高病級代表值) (1)
5 測定材料的滅活處理
5.1 剩余接種體帶回實驗室經(jīng)滅菌處理。
5.2 將致病性測定后的大豆病株集中焚燒處理。
5.3 用于栽培大豆苗的基質帶回實驗室進行160℃干熱滅菌處理。
5.4 用于栽培大豆苗的盆缽帶回實驗室,80℃水浴處理2h以上。
…………
百檢網(wǎng)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范圍廣泛,包括紡織品、食品、日用品、電子電器、建筑工程、汽車及零部件、材料、煙草、化妝品、相關認證辦理、消防等,資質齊全,報告真實有效。
第三方檢測辦理流程:確認項目方案>報價>百檢安排寄樣實驗室>檢測樣品>出具檢測報告
關于DB35/T 1220-2011 大豆疫霉菌致病性測定檢測標準內容就介紹到這里。做檢測,上百檢,百檢網(wǎng)為您帶來一站式檢測服務。